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

一、耳场选择
黑耳属中温型菌类,耳场宜选在背风向阳、温暖、湿润,水源方便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缓坡地,长有草皮的二荒地较为理想。
二、耳木准备
一般阔叶树都能生长黑木耳,但是以栓皮栎为最好,选择5-10年树龄,耳木直径在5
耳木砍伐以元月中旬到2月中旬(四九至六九)为宜,砍伐后半月左右剃枝,剃枝时离主干
三、耳木点种
黑木耳点种季节一般在2月中旬以后至3月底,当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时,同时耳木自砍树起经20-30天左右,即可开始点种。应尽量提早点种以减少杂菌的侵染。点种时若耳木过于干燥时,应提前一至两天淋足水,让表皮水分吹干,达到内湿外干的要求后即开始点种。这样黑木耳菌丝成活快,生长也快,同时较细较干的耳木应先点种,也可选择雨后天晴时抓紧点种。
耳木点种切忌在雨天和太阳直射下进行,太阳过大时应转到荫凉处,要做到边打孔边点种,当天打孔的必须在当天点完,防止孔穴干燥或杂菌浸染后影响菌丝成活。打孔时用直径14
黑耳菌种成熟见光后即可很快长出耳芽,故点种时应去掉菌种表面一层耳芽和老菌皮,好菌种应为木屑呈淡黄色,菌香味浓,紧实有弹性。凡菌体萎缩、发软有黄水的是老化菌种不能用。若菌种过于干燥可用冷开水少许浸湿。点种时要注意将菌种掰成小块填入孔内,菌种填满无空隙稍凹一点为准。不能把菌种弄得很碎,更不能填得过紧过死,树皮盖不能盖反,敲紧后与耳木表面要平正。不用树皮盖也可用锯成的薄木片加工成小方木块做盖。树皮盖和小方木块均要边加工边用,不能被霉菌浸染。黑耳点种的关键是记住“密、早、深”三字,即点种时间尽量早,打孔要密而且深。
四、定植期管理
耳木点种后要随即上堆。首先将耳场清扫干净,垫好枕木,点种早气温低时,将耳木堆码后用薄膜覆盖,若气温在
上堆定植的时间一般在15-20天左右,点种早,气温低,一般须20天,点种迟、气温在
五、排场养菌
耳木点种上堆达到定植要求后应及时散堆排场,以使耳木充分吸收地潮、雨露、阳光和新鲜空气,促使菌丝在耳木中迅速蔓延生长。排场前先清除杂物和较大杂草,留下矮草和草皮,然后顺坡势将耳木排放在枕木上,耳木间要间隔3至5厘米。排场地较平的要注意开沟排渍,防止雨水浸泡耳木。排场后每七天左右翻动一次,将贴地的一面翻在上面,并扯去较大的杂草,若遇干旱天气,须适当喷水抗旱,排场40-60天后,当有50%的孔穴出现耳芽时,须将耳木两端均垫放在枕木上。在此期间虽有耳芽生长,应尽早摘除,不让其生长,伏天气温高不能人为喷水促使其长耳。因为此期间仍属养菌期,要让菌丝在耳木中充分生长,分解木质蓄积养分为秋季出耳打下基础。
以上的“定植期管理”和“排场养菌”方法,对于较高山区气温低、水源差、空气干燥的地方是比较适宜的。现在发展起来的人工喷灌栽培黑木耳,出耳早,产量高。其方法是在点种后不经上堆发菌而直接排场养菌。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好耳场,清理干净,喷洒杀虫农药杀死场地及周围的害虫。气温在
六、起架出耳
到了九月中旬后,当木耳上有80%的种穴有耳芽出现时,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排场养菌的要及时把耳木起架成“人”字形耳棚。先打桩绑横木,横木离地70
黑木耳生长需要干干湿湿、干时交替的气候条件,出耳期间,若有四晴两雨的天气出现两至三次就能收一茬木耳。耳芽出现后若连续阴雨,不仅耳芽长不到很大,而且因雨水过多形成水泡耳化掉,特别要防止夏季流耳。流耳后耳木不易再出耳,且容易生杂菌。故在阴雨天气来临前抓紧抢收,或在耳架顶部横上杆子用薄膜临时遮雨。若遇长期干旱时,就要人工喷水抗旱长耳。在每个耳架顶上架设一条塑料喷管,喷管离耳架顶
七、采收加工
黑木耳成熟后应及时采收,当耳片充分开片颜色由深变浅,耳片开始变薄时即为成熟。成熟的木耳若不及时采收再遇阴雨天就很容易流耳损失,特别是入夏气温升高后更应注意及时采收。采耳前让木耳在耳木上充分干燥后,抓紧趁晴天的早晨有露水,耳片润软而耳根干硬时连根拔下。残留耳根易溃烂引起病虫危害。黑木耳采收,还应根据季节分别采收,即春、秋季采大留小,夏季大小一起采,主要是防止夏季流耳和病虫危害。每次采耳后要将耳木倒头和翻面,以使耳木均匀出耳,多出耳,增加产量。
黑木耳采收后应摊放在晒席或筛子上,尽量薄摊趁晴天一次晒至八九成干。晒时不能经常翻动,这样才能使耳片舒展自然。如果是抢晴采收的木耳较湿或采收后遇阴雨天,更应薄薄摊在筛子上放在室内通风处,不能翻动,以防形成拳耳,天晴时连筛子端出晒干为止。采收较湿的木耳绝对不能倒在水泥地上晒,上晒下蒸木耳很容易变质,当天晒不干晚上收拢后极易形成拳耳。木耳含水量以13%为宜,过干易破碎不易贮存,在达到要求后即可筛出沙石杂质后用塑料袋包装,贮存待售。
八、病虫害防治
黑木耳栽培中,常有杂菌和病虫害发生,现就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介绍:
1、主要害虫:危害黑木耳的害虫主要有蓟马、线虫、白蚁、伪步行虫、瘿蚁等,除白蚁主要危害耳木啃食菌丝外,其余大部分害虫主要啃食耳片,同时被害残破的耳片遇阴雨时,耳片胶质分解流化更能引起细菌、霉菌的浸染使流耳更严重。白蚁在危害严重时找出蚁道并喷入白蚁粉防治,其他大部分害虫可在幼虫大量危害时喷药杀灭。1000倍的敌敌畏、乐果可杀灭蓟马、线虫、伪步行虫、瘿蚁等;可用400倍五氯酚钠液喷洒地面;伪步行虫(鱼儿虫)还能啃食干耳片,所以贮存木耳最后要暴晒或烘烤后即时入库。同时还要注意清除耳场枯枝叶及腐木等,减少虫害来源。防止害虫禁止使用剧毒农药。
2、主要杂菌:危害黑木耳的主要杂菌有炭团菌、韧革菌、裂褶菌、云芝、朱红栓菌、木霉等,这些杂菌主要危害耳木,生活力很强,造成耳木粉状腐朽或黑色铁心(如炭团菌),抑制了黑木耳菌丝的生长,造成木耳减产。主要防治方法是注意耳场及周围环境,烧除枯枝、落叶及腐木,减少污染源,还需尽量早点种,加强管理,促使黑木耳菌丝早定植,生长快,尽早发满耳木能有效减少杂菌浸染。其次是低海拔地区气温高,夏季耳木要严防暴晒,以花花太阳的林荫地为宜,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裂褶菌、韧革菌、朱红栓菌等的发生。当耳木有杂菌浸染时,要尽早刮除后涂以鲜石灰浆或涂刷漂白粉消毒,危害严重的耳木尽早清除烧掉,以防传染整个耳场。